買基金的年輕人,都去買金豆豆了? | |
發布時間:2022-09-21 10:03:27 | 瀏覽次數: | |
猛犸工作室 | 熊悅
金價又雙叒跌了。
9月16日,國際金價繼續下跌,創29個月以來新低,最低觸及1661.美元/盎司。事實上,自今年4月中旬以來,金價持續處于下行趨勢。
上班族小琦也關心金價。“每天會習慣性地看看網店的金價是多少。”
這里的金價,不是以倫敦黃金交易所或上海黃金交易所為標準的黃金報價,而是爆款商品——重量為1克的金豆豆價格。
據商家介紹,金豆豆價格跟隨當日大盤金價波動。后者受到國際形勢、通脹環境等因素影響。
手機上不斷變化的商品價格成為小琦連接國際金融的一個窗口。
不過,對小琦來說,國際形勢如何發展并不重要。她更關心的是,如何以更低的價格買到一顆金豆豆。
以錢換錢、強制儲蓄,是小琦堅持攢金豆豆的動力。“買基金也差不多,錢放在那里,總會漲的。”
相比于整天盯著基金賬戶上忽紅忽綠的電子數字,被金豆豆填充的沉甸甸的小瓶子更能給她一種滿足感。“偶爾拿出來看一下,金燦燦的可好看了。”
剛入職場的小君也是攢金豆豆大軍中的一員。她的任務是,每天收集各種優惠信息、從各種平臺薅羊毛,盡可能地以更低價格買入金豆豆。掂量著積攢起來的金豆豆,讓她有一種存錢無法給予的成就感和確定感。
和小琦一樣,攢下來的金豆豆未來變現是虧是賺,這不是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只要能買到更低價的金豆豆,總有一天能高價賣出,“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從基金“轉戰”金豆豆
已經工作4年的小琦,從2021年開始便有了攢金豆豆的想法,“上班也有幾年了,存的錢卻不多,就想找一個可以讓我堅持存錢的方式。而且接下來也有結婚的打算,覺得還是得有點積蓄,不能一直當月光族。”
對金豆豆產生興趣的原因,來自于社交媒體平臺。
“有段時間刷社交媒體,經常能刷到推薦金豆豆的博主。當時覺得金豆豆小小的一粒很可愛,反正是金子,能保值,買來也算是一種攢錢的方式,以錢換錢嘛。”
小琦坦言,自己比較懶,攢下來的金豆豆不方便變現,這樣也可以強制自己把錢存下來。在社交媒體搜了很多攻略后,小琦最后鎖定了一家口碑很好的淘寶店,并在今年春節后,攢下了第一顆金豆豆。
小琦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刷到攢金豆豆的帖子并非偶然。
2021年中開始,金豆豆開始被各路平臺的博主推薦,并被貼上“年輕人的理財新寵”“年輕人的第一桶金”等標簽,在算法推薦機制的助推下迅速走紅網絡。
“攢錢不如攢金豆”“一顆只有1克重,價格不過幾百元”“每個月的奶茶錢省下來換成金豆不香嗎”等常見的種草話術,吸引一眾年輕用戶入場。
其中不乏2021年年初成批涌入的年輕基民們,在經歷過去一年基金“跌媽不認”的慘狀后,不少人被套牢或割肉清倉。
實際上,從2021年春節后開始,基金和股票就進入下跌通道,不少基金跌幅一度超過20%。直到三季度末,諸多頂流基金經理基金凈值才有所反彈。但整體來看,當年基金的市場表現仍遠低于投資者預期。
根據Choice數據,2021年公募基金總體平均收益率僅6.51%,為近三年最差。天天基金網的調查報告亦顯示,截至2021年12月28日,高達53%的基民的收益率為負。也就是說,10個基民里,至少有一半人都是虧錢的。
于是,在基金市場跌倒的一部分人開始轉向更加保守的儲蓄,“不奢望去賺超過自己認知范圍的錢了”,一位持有基金的上班族如此總結到,加上疫情、物價等多重因素影響,“相比投資和消費,儲蓄的意愿的確有所增強。”
百度指數顯示,2021年3月,與金豆豆有關的資訊量明顯增加,而彼時正是基金出現大幅下跌的節點。
在社交媒體上,有用戶發帖稱,“基金半死不活的,不如直接買金豆豆算了”“再也不買基金股票了,保值的金豆豆不香嗎”,儼然將金豆豆視為另一顆“救命稻草”。
同時,在過去一年,走低的黃金價格也在推動國內黃金消費量的增長。據黃金協會統計,2021年,國內黃金現貨均價373.7元/克,同比下降3.7%;與此同時,全國黃金消費量1121噸,同比增長36.5%。
而今年上半年,黃金現貨均價同比又出現3.4%的增長,報389.6元/克,這或許也讓一部分消費者進一步意識到黃金的“保值”屬性,乃至將其作為一種新的理財方式。
最先一批將金豆豆推向市面的金店商家對此也有直接感受。
在國內最大的珠寶交易集散地深圳水貝經營一家金店的黃老板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其實金豆豆這種產品在前年就出現了,但直到去年5、6月份才開始變得非常火。
這種產品的出現打破了過去黃金商品買賣的傳統模式。
“以前的黃金商品都是按件賣、一口價。而金豆豆按克計價,每克價格幾百塊,和人們認知中大幾千的金飾品相比,價格門檻更低。同時,金豆豆的價格按大盤金價走,更為透明。另外,金豆豆在制作工藝上更簡單,加工費溢價很低,更接近黃金原料本身的價格。”
黃老板表示,由于疫情進一步培育了消費者線上消費的習慣,原本經常在線下門店購買的黃金,很多消費者在做攻略后也愿意在線上購買。
在這種情況下,黃老板借勢轉型線上運營,找博主推廣帶貨,“量很快就起來了,來買的‘00后’在校大學生或剛入職場的95后非常多。”
“花了錢和沒花錢一樣”
由于每次買的量并不多,每克的單價也在承受范圍內,小琦直言,攢金豆豆就像是“以錢換錢,花了錢也和沒花錢一樣”。
在她看來,錢放在銀行里面只是一串數字,沒什么特別的感覺,平時花起來也很難有意識地節制。“但換成能保值的金豆豆就不一樣了,相當于把電子數字換成實物,更有一種把錢握在手中的控制感。”
和買金豆豆相比,通過買黃金飾品或是其他奢侈品來保值儲蓄是不劃算的。“黃金飾品價格會比較高,畢竟純金的飾品按克價來算的話也挺貴的。每個月都買的話比較難負擔。但是買金豆豆只要一點一點攢,每次花幾百塊,沒那么肉疼。”小琦說。
黃老板也發現,諸多精明的年輕人不再愿意為品牌金店里不透明的溢價買單了。
在他看來,金豆豆勝在“大盤價+工費”的玩法,很多年輕人就是看中金豆豆的價格優勢。“很多線下金店會隱藏大盤價,只告訴你一口價。比如今天的大盤價是480元每克,但實際上它里面包含了80塊的工費。我們線上賣金豆豆,進價會根據大盤價變動,更加透明。比如今天原料進價是380元每克,在這個基礎上加8塊錢,那就是388元每克,再付個運費395元就可以買一顆。”
為了完成攢錢大業,小琦給自己制定了每月攢金豆豆計劃。“現在每個月固定會買兩顆金豆豆,如果當月金價比較低,就會買多幾顆。目前買到的最低價是386元1克,每天有空的時候都會習慣性地打開淘寶去店里看金價。”
不過,在買金豆豆這件事情上,小琦對價格的敏感度也偶爾會“失靈”。尤其是買入一顆金豆豆之后,發現隔天的金價下跌,或者是購買的店鋪要支付郵費,都會讓她有一種“虧”了的感覺。
相比于股票、基金,金價的漲跌幅度一般不會太大。“雖然變化不大,一元兩元的,但如果真的在高價點買入,還是會心痛買貴了。”小琦坦言。
而致力于“薅羊毛”的小君也會努力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在入手金豆豆之前,她會從電商平臺的各種渠道來積攢優惠。
以京東為例,為了能夠以更低的價格買入,需要先積攢盡可能多的平臺京豆來抵扣商品價格。而京豆可以通過開通平臺其他業務賬戶、店鋪直播間互動抽獎、加購抽獎、種樹兌換紅包等渠道獲得。
為了能夠第一時間掌握平臺店鋪的領京豆活動,小君還進了一個京豆信息共享群,群內每天都會有專人持續更新領京豆的鏈接,而她的任務就是將這些領到的京豆一點點攢起來,等待一個金價合適的時機,以超低價買入。
實際上,在小紅書等社交媒體平臺,也有不少博主分享自己的“薅羊毛”買金攻略,甚至有用戶以此作為一種投資手段,通過低買高賣賺差價。記者從廣州市天河區多家黃金回收店得知,近半年店內回收金豆豆的訂單有明顯增長。
一頭在“薅羊毛”,一頭在“瘋狂內卷”
黃老板告訴記者,盡管已經過去一年多,但金豆豆這個品類的市場熱度依舊不減。由于金豆豆的加工費很低,價格總體圍繞大盤金價波動,且幅度不會特別大,因此利潤也會相對更薄。
尤其在更多金店商家開始做起這個品類之后,競爭壓力加大,因此不可避免地走到“價格戰”的地步。
位于廣州珠寶集散地荔灣廣場附近的某金店老板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一顆兩顆的,利潤太低了,只賺幾塊錢加工費,沒什么人愿意賣。”
黃老板也坦言,現在賣金豆豆價格內卷很嚴重,以后可能會變成一個不賺錢,主要用來引流的產品。不過,他也表示,以前只在線下賣黃金時的利潤更薄,“我們之前做黃金回收的,1克才賺幾毛錢。現在我們轉到線上賣金豆豆之后,1克能賺到四、五塊錢。”
在他看來,金豆豆這種產品只適合線上銷售,商家可以通過平臺推廣、博主種草等方式“走量”,而量一起來,單個的利潤再薄,總利潤還是非常可觀的。“從我們的訂單量來看,有時候一天能賣2000多單,最差的時候也能賣個七八百單。”
另外,為了增厚金豆豆的利潤,黃老板開始在金豆豆的原型上“玩花樣”,比如推出同樣重量為1克的金瓜子、金福袋、金元寶、金愛心等不同造型,不過加工費也會更高一些。“這些產品也非常受年輕人歡迎,當價格實在低不下去了,商家就會從產品本身入手,多開發一些好玩、有設計的產品。”黃老板說。
|
|
|
|
上一篇:經緯張穎:給科研技術背景創始人的建議2.0 下一篇:機構迷上“造殼上市”,又一家老牌PE也來了 |
貴州開開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貴州貴孵創業孵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